Tag: 欧洲银器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德国哈瑙银器商施托克与辛沙伊默

 

人们对大多数哈瑙银器商的情况都知之有限,大概由于他们的产品以外销为主,大多批发给各国的进口商,因此不怎么在德国当地报刊上登广告,行业名录也很少上,又几乎不刊印产品图录。有关施托克与辛沙伊默(Storck & Sinsheimer),目前只知道它由雅各布·施托克(Jakob Storck)和路易斯·辛沙伊默(Louis Sinsheimer)合伙经营,1874至1926年间在业。这家工坊(工厂)的大名曾出现在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的官方目录中,因此乃是参展商之一。

 

 

说到“大名”,“Sinsheimer”这个姓氏不符合现代标准德语的拼写规则,笔者是把其中的“sh”当“sch”来读,根据《55种语言汉译音译表》,硬译成了“辛沙伊默”——如果让我自由发挥的话,估计会翻译成“今晒墨”或“新赛马”(笑)。

在笔者自有版权的(自拍)银器样本图库中,现有哈瑙银器50余件,基本上都产于19世纪下半叶到二战爆发前后,其中施托克与辛沙伊默的产品有5件。考虑到已知的哈瑙厂商有上百家之多,这家的产量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他们的营业时期超过50年,也是其中比较长的。

哈瑙银器的品种比较独特,以容器为主,极少加工刀叉勺等扁平器,这与工业革命后多数欧美大厂的做法正相反。施托克与辛沙伊默也是主打容器类。纵观古今中外,绝大多数银质器皿都是锻造而成的(捶錾、模压等),只有这一时期的德国和荷兰制品,铸造的占了较大比例。在努力压减生产成本的哈瑙厂商中,这也是一贯做法(虽然并非全部如此),施托克与辛沙伊默的情况亦不例外,不过也有应用压模、镂空等工艺的。

哈瑙银器商普遍使用仿古的伪标,尤其偏爱仿效大革命前(17-18世纪)的法国银器标志。施托克与辛沙伊默的厂商标记由两位合伙人姓氏的缩写“S.”(或“St.”)和“S.”、字母“H”(代表哈瑙?),以及一个近似法国百合徽记的图案组成,但这仅被用在了部分产品上。半数以上的制品打的还是伪标,但仿效对象不是法国,而是曾有“欧洲金匠艺术之都”美誉的德国南部小城奥格斯堡。那里的银器业,在施托克与辛沙伊默活跃的时期,已经成为了历史。奥格斯堡的银器标志是个松果,1734年起,下部的像托盘或叶子的图案被年份字母代替。施托克与辛沙伊默常使用两三个模模糊糊的像树莓、葡萄、松塔或下面有字母的绒毛球的图案标,就是从中“幻化”出来的。

 


【更多资讯请搜索微信公众号“银器文化史研究”,或加微信号suoluomi8888】

 

Tags: 德国 银器 古董银器 欧洲银器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413

《欧洲大陆银器名家择要》概要

在2019年3月完成《英国重要金匠、厂商与设计师》一文(一册?)的初稿后,开始了这个计划已久的新篇章。欧洲大陆国家众多,每个时期往往都并存着多个金匠艺术中心,匠人和制造商层出不穷不胜枚举。虽然这里只关注17世纪晚期以来的情况(即放弃了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北部、德国南部和黄金时代的荷兰),也仍然难以面面俱到,只得收束为这几个主题:1)路易十四至十六时代的法国宫廷金匠、2)拿破仑帝国以来几个法国名厂、3)沙俄后期的重要银器珠宝商、4)载入装饰艺术史现代银器厂及设计师、5)较晚近才开始被人关注的意大利和北欧名厂。其中,4号主题和2、5有部分重叠。1、2号主题说的是法国金匠,其实他们也服务于从葡萄牙到俄罗斯的欧洲多国君主。3号主题虽然关注的基本都是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厂商,但很多人来自于欧洲其他地方和沙俄控制下的芬兰、波罗的海地区等。
之所以折腾到2020年5月中旬才完成初稿,不光是要看的资料过杂,亦是由于英语专著专论虽然不少,却不够完备,结果不得不硬啃了几本法德俄语书。基本过程是:分页扫描(或拍摄)、识别(OCR)、清理识别过程中的错误(校对到瞎)、用翻译工具译成英语(译成中文更看不懂)。话说那两年写《(主要)日本银器商考虑》,让俺背出了半首伊吕波歌(不少战前的鬼子文献用的是伊吕波顺而不是五十音顺),这回则是认识了好多西里尔字母。目前的字数在12万7千(汉字+西文词+标点,不含空格),比《英国重要金匠、厂商与设计师》没少多少。
大致的目录:

  • 引言(无标题)

  • 泛欧洲御用银器商:热尔曼家族为代表的法国宫廷金匠

    1. 大革命前的巴黎金匠业

    2. 热尔曼家族(皮埃尔·热尔曼、托马斯·热尔曼、弗朗索瓦–托马斯·热尔曼三代)

    3. 其他重要法国宫廷金匠(老克洛代·巴兰、尼古拉·德洛奈、小克洛代·巴兰、朱斯特–奥雷勒·梅索尼耶、尼古拉·贝尼耶、雅克·罗捷父子、埃德姆–皮埃尔·巴尔扎克、让–弗朗索瓦·巴尔扎克)

  • 拿破仑的眼光:奥古斯特、比耶奈和奥迪奥

    1. 奥古斯特父子(这俩人也曾是路易十六的御用金匠)

    2. 马丁–纪尧姆·比耶奈(另含 让–夏尔·卡耶 等)

    3. 让–巴蒂斯特–克洛代·奥迪奥和奥迪奥公司

  • 工业化与老传统:昆廷、弗罗芒–默里斯及其他

    1. 昆廷(含卡代亚克)(法)

    2. 弗罗芒–默里斯(法)

    3. 其他(迪蓬谢尔公司/法、让–瓦朗坦·莫雷尔/法、科赫与贝格菲尔德/德、彼得·布鲁克曼父子/德、施莱斯内尔父子/哈瑙、内雷斯海默/哈瑙、雷厄曼·伯姆/奥、雷厄曼·拉策尔斯多尔弗/奥)

  • 帝俄晚期的辉煌:法贝热和来自欧洲各地的同行们

    1. 近现代俄国银器业

    2. 法贝热及其供应商(法贝热家族/日耳曼化的法裔、科林/芬兰裔、佩尔欣、维格斯特伦/说瑞典语的芬兰人、霍尔姆斯特伦父子/芬兰裔、霍尔明父子/芬兰裔、内瓦莱宁/芬兰裔、阿尔内/芬兰裔、阿姆费尔特/芬兰裔、拉波波特/立陶宛犹太人、圣彼得堡第一银器合作社、韦凯韦家族/芬兰裔、设计师弗朗索瓦·比尔鲍姆/说法语的瑞士人、皮尔家族/芬兰裔、吕克特家族/说德语的法国阿尔萨斯人)

    3. 其他重要圣彼得堡珠宝商(博林/瑞典裔、尚克斯与博林/英国-瑞典组合、W·A·博林/十月革命后在瑞典重新开业、凯贝尔/波美拉尼亚-普鲁士德裔、A·蒂兰德/芬兰&现在还在芬兰营业、卡尔·哈恩/奥地利人、卡尔·布兰克/芬兰裔

    4. 奥夫钦尼科夫、赫列布尼克夫及其他重要银器商萨济科夫、尼科尔斯与普林克/英裔、波斯尼科夫、古布金、莫罗佐夫、奥夫钦尼科夫、谢苗诺夫/谢苗诺娃、赫列布尼克夫、克林格尔特/德裔、格拉乔夫兄弟……

    5. 合作社与学院派(圣彼得堡第三银器合作社、没细节的莫斯科诸合作社、特罗加诺夫工业艺术学校等)

  • 前卫潮的引领者:乔治杰生、让·皮福尔卡和维也纳工坊

    1. 乔治杰生(丹麦,格奥尔·延森、乔治杰生银器工坊有限公司、乔治杰生与文德尔有限公司,及其他设计师)

    2. 让·皮福卡尔和博艺府家(法)

    3. 约瑟夫·霍夫曼和维也纳工坊(奥,另含其他设计师)

    4. 范德费尔德、包豪斯学校及其他(小范是比利时人,另含德国魏玛宫廷珠宝商特奥多尔·米勒、包豪斯的女艺术家玛丽安娜·布兰特、荷兰大企业范肯彭与贝赫尔)

  • 时尚南北欧:布契拉提、达维德–安德森及其他

    1. 布契拉提(意大利,马里奥·布契拉提、洛伦佐支系、詹马里亚支系、前两者合并后的布契拉提控股公司、依然独立的费代里科支系)

    2. 达维德–安德森(挪威,达维德·安德森、达维德–安德森公司、古斯塔夫·盖于德纳克)

    3. 托斯特鲁普和马里于斯·哈默(挪威,托斯特鲁普、马里于斯·哈默、奥尔森父子、埃米尔·赫于/丹麦人)

    4. 赫兹、米克尔森及其他(彼得·赫兹/丹、莫恩斯·巴林/丹、安东·米克尔森/丹、卡尔·M·科尔/丹、金器有限公司GAB/瑞典、C·G·哈尔贝里/瑞典、K·A·拉斯穆森/挪,及一些设计师)

  • 忽然回想起2019年12月末,那时俺刚写了一段:终于挨过了艰苦的战争岁月,前景却依然晦暗不明。奥匈帝国因战败而解体,战争后期席卷北半球的大流感(亦称“西班牙流感”),更是夺去了与维也纳工坊关系紧密的四位分离派大师的生命——霍夫曼的老师奥托·瓦格纳、维也纳工坊原联合创始人科罗曼·穆塞尔、工坊的参与者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他年仅28岁的高徒埃贡·席勒,在1918年相继病逝”——新冠疫情便大举袭来……​

 

Tags: 银器 古董银器 欧洲银器 装饰艺术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