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1、提纲


第一节、近代金银业概貌:简述我国近代民间金银制品业的发展,外销银器业与银楼首饰业的大体状况,顺带提及传统个体打银铺、银匠摊、金箔业、银炉业、在华外资首饰银器业。


第二节、外销银器业的形成与发展:从18世纪中晚期广州一口通商以来,在洋行夷馆周边地区,外销银器行业之肇始;五口通商以后,特别是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烧毁了十三行以后,粤帮和各地的外销银器业的新形式;全面抗战爆发以来逐渐走向衰落。


第三节、外销金银制品的类型:分类例举面向西方客户的中国金银器的类型,对花丝器、印度式和面向日俄客户的制品进行进一步说明。


第四节、外销银器上的标志:1)外国标志,如各国进口标等的情况;2 外销银器上的仿伦敦标志,对早期伪标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分析;3)广东帮外销银器标志的新体系,对后期粤帮制品标志进行解析,间述成色情况;4)内地银楼制作的西式器皿上的标志,即非广帮外销器的情况。


第五节、近代银楼业的兴衰:晚清民国时期银楼业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如要做个总结,那真可谓是:卖产品,躲得过兵灾匪祸,躲不过膨胀通货,抗得住吃拿卡要,抗不住金银禁销。炒金银,逃得了市场波动,逃不了政府严令,一战时皆大欢喜,日军来破产倒闭。纵得他,趋炎附势,夤缘时会,风流一时,怎奈政权迭变太匆匆,乱世业难成。庚子、壬子、鬼子、枪子、不肖子、败家子轮流来,夺走金子,要去银子,吓破胆子。


第六节、本土金银业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品种:近代银楼、金店、银匠铺、首饰店等的经营范围和主要金银首饰、器具类产品。


第七节、近代银楼的经营方式:对近代银楼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销售分配状况进行介绍,主要是以宁波帮和京畿大银楼的情况作为样板来论述的。


第八节、近代银楼与银匠铺的款识:按款识类型,分地点、店名牌号、材质、图标商标、年庚、押脚、数字编号及其他,7个小节略述内销制品的戳记和刻款。


第九节、近代银器的地域性特征:粗略提及首饰、器皿、珐琅银、花丝器等的主要地域流派,并指出乡村小镇的打银铺、银匠摊是地域特征产生和保存的主体,客帮大银楼是地方性风格传播的主体,传统和新风格在百余年间此消彼长不断发展演变。



2、初稿约2.7万字,刊载情况:


一~四节,荣宝斋《艺术品》2014第3期

五~七节,同上,第4期

八~九节,同上,第5期

【2015年修订版约3万字】

 

Tags: 金银器 银器 文化史 产业经济史 行会史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