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1 OZ”说开去——解析西方中世纪以来银器纯度数值的来源及含义
作者:kmzs 日期:2012-05-31
自1886年德国规定使用800等千分比数字的纯度标志以来,挪威、芬兰、意大利、苏联/俄国(1954起)等先后在金银制品上改用千分比数字,保守的英国人也最终通过了《1973年大厅标志法案》(Hallmarking Act 1973),开始在所有贵金属制品上全面使用了千分比数字。
然而,历史上绝大多数银制品纯度标准并不是用千分比数字来规定的。不了解西方银器纯度规定的基本原理,容易误将一些数字错当做百分比或千分比纯度标志,也容易导致一些真正的纯度标志被当做无法理解的奇怪数值。
最近就有人问,说美国马里兰州巴尔地摩市最著名的Samuel Kirk & Son公司的早期银标很奇怪。较晚期(即南北战争结束的几年之后)的银标基本就是公司名,然后跟“925/1000”或“STERLING”来表示925银。但早期的银标是这样的“S. Kirk & Son 11 OZ”。美国很多银制容器会带有个表示器物容积的数值标志,比如“3 PINTS”(3品脱),那这个11 OZ是说这样东西重11盎司么?显然不是,因为不管东西多重,凡是这一时期的Kirk制品都打“11 OZ”。
“那这到底是什么呀?”
“是纯度标记”,笔者略一沉思,恍然道。
“但这明明是个重量啊?”
“其实吧,许多欧洲国家以前的银器纯度都是用重量来表述的。”
“啊?!”
——由此,笔者发现了一个西方人几乎都理解的常识性问题,在国内的收藏和研究界还未被普遍理解。金银制品的纯度,准确地讲是重量纯度。纯度为900的意思不是说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的银锭里必须有900立方厘米是银,也不是1000摩尔的合金物质中900摩尔必须是银,而是说“1千克重的器物里必须有900克是银”——古代欧洲人用的纯度表述法也是这样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当时的重量单位不是千克和克。
比如俄国银器上常见的84、88数值标,拿84为例,它的法定含义是:凡打有此款识的银器,每1俄国金衡磅,里面必须至少含有84兹罗提尼克(zolotniki)重的白银。因为在俄国1金衡磅等于96兹罗提尼克,因此纯度是84/96,即875。88也就是916.6(6循环)了。
(左边的“双头鹰下的К.ФАБЕРЖЕ”为彼得·卡尔·法贝热的公司的商标,右边的“84 头巾女 ИЛ”应该是当时圣彼得堡鉴定所化验师Yakov Lyapimov在化验后打的鉴定标志,其中84为纯度值。)
同理,在神圣罗马帝国范围内的高地德语地区(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德国和奥地利)及其统治下的东欧地区(如波西米亚和匈牙利),长期使用12、13这样的数字来表示纯度。其中13代表了13 Löth,其含义是“每一马克至少含纯银13 Löth”。由于在上述地区1磅(Pfund)=2马克(Mark)=16盎司(Unzen)=32 Löth,因此1马克合16 Löth。由此可知,数字13代表该器物的纯度为13/16,即812.5。依此类推,12就相当于千分比纯度750。
再次思考“11 OZ”这个标志的含义,也就豁然开朗了。根据英美重量标准,1金衡磅为12金衡盎司,因此这个11盎司其实是说每金衡磅含银11盎司。11/12合千分比916.6(6循环),也就是一般资料上常说的Kirk公司硬币银(Coin Silver)纯度917。
最后来分析下英国的银器纯度。我们都知道,至少从都铎时代起,英国银币银器的纯度就是925了,17世纪末进行了币改,提升到了985.4,不久便失败了。18世纪初925被恢复,985.4也未被废弃,成为了可选标准。那么这两个纯度标准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呢?
正好,币改失败后的1719年的议会法案Act for Laying a Duty on Wrought Plate同时表述了这两种标准,翻它的原文最方便,里面是这么说的“From and after 1st June , 1720, all silver vessels of plate or manufactured of silver shall not be less in fineness than that of 11oz. 10dwt. of fine silver in every pound troy, or of silver less in finess than 11oz. 2dwt. of fine silver in every troy pound”——从1720年6月1日起(当时6月1日是鉴定所新一年的开始,从那天开始换日期标志),对于所有银制容器或其他银制品,每金衡磅必须含有不少于11盎司10英钱的纯银,或每金衡磅不少于11盎司2英钱的纯银。
我们知道1金衡盎司=20英钱(dwt/penneyweight),所以“每金衡磅必须含有不少于11盎司10英钱的纯银”即纯度不能低于11.5/12,折合成千分比是985.3(3循环),既然绝对不能比它低,保留一位小数时就不能进行四舍五入,因此只能写成985.4。“每金衡磅不少于11盎司2英钱的纯银”即是说纯度为11.1/12,当然也就是英美最常见的925银的来历了。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美国银器】Black公司发展史与古典复兴精品
作者:kmzs 日期:2012-05-22
在文艺复兴以降的众多艺术流派中,笔者的最爱是带有早期古典元素的类型,即新古典主义(路易十四风格)、希腊/罗马复兴、埃及复兴、哥特复兴风格等。在其之后比较喜欢的还有中国风、日本风和简约但带有手工艺感和不规则线条的Art & Crafts。而对于繁复主义的巴洛克、洛可可及其复兴风格,对于过于工业规整的Art Deco以及各种现代或后现代的朴素或前卫的简约风格都兴趣缺缺。很奇怪的是,笔者对与Art & Crafts和日本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新艺术主义也不感冒,可能是觉得太过阴柔了。当然,上述这些口味描述仅针对金属、陶瓷、玻璃、木器(包括一些家具)等等在内的装饰艺术(或者说工艺美术?嗯,用这个词就又太狭义了,还是用装饰艺术吧)范围内,与我对绘画和建筑等方面的对应风格的看法可能有很大分别。
在19世纪末的日本风流行欧美之前(此时Art & Crafts和新艺术主义还方兴未艾),估计是由于大众(当然不是穷人)实在看腻了复兴洛可可那密密麻麻布满所有空间的细碎图案,对传统而过于朴素的老式风格则更早已审美疲劳,在19世纪中叶,新古典和早期古典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英国埃尔金盾的金属器、美国Ball Black的银器以及皇家维也纳的仿金属质感的瓷器中,都有此类风格的精品,也都给了笔者心灵上的震撼。
纽约银匠及商人Frederick Marquand(1799~1882)是银匠及钟表匠Isaac Marquand(1766~1838)之子,他在1834年左右估计是在自家的作坊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司Marquand & Co.。1839年公司出让,变成合伙企业Ball, Tompkins & Black,既经营金银制品也涉足珠宝首饰业。1851年改为Ball, Black & Co.(估计Tompkins退出或挂了,新公司的正式登记和注销时间据资料分别是1852和1876年)。Ball, Black & Co.的早期制品多为950纯银,与同时期的许多公司一样在南北战争前后(19世纪60年代)逐渐统一改用925银。这一时期,此公司也与John Rudolph Wendt(原Rogers & Wendt公司合伙人,此时为John R. Wendt & Co.的负责人)等美国金银器物史上著名设计大师合作。Ball, Black & Co.在1874年以后的继任者为Black, Starr & Frost公司。在1940年到1962年间,其零售渠道曾与名声仅次于Tiffany的美国大家Gorham的短暂合并,器物上也一度使用“Black, Starr, Gorham”标志。与Tiffany等的情况类似,目前已经转型为一家以珠宝首饰为主业的公司,网站:http://www.blackstarrfrost.com。
就本人所见,此公司在Ball, Black & Co.时期,制作销售了一批具有新古典主义特色的罗马复兴和埃及复兴风格的制品。在细节上擅长使用罗马武士头盔、女神头像、天使/儿童、法老、斯芬克斯等雕塑部件,以及带有古罗马人物装扮的类似Cameo的椭圆形饰片(又称Medallion,貌似是Wendt喜欢用的Pattern)。此类制品工艺精良,代表了该公司的最高水准,不逊于同时期英法德美各国的名家,在仍以手工加工为主的时代中堪称不易。
这是本人所藏的一件19世纪60年代Ball, Black & Co.公司生产的罗马复兴风格糖果碗,500多克的重量算不上大件,虽然此制型的总产量并不多,但也不是限量定制的精品,不过在现在的市面上也可以算是难得一见的吧:
该公司的一些此类风格的作品目前被波士顿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但其工艺水平仅从下面这些私人藏品中也可见一斑:
罗马复兴:http://www.replacements.com/thismonth/archive/v1017k.htm
罗马复兴:http://www.925-1000.com/ax_ballblack.html
埃及复兴:http://www.replacements.com/thismonth/archive/v1117n.htm
埃及复兴:http://www.spencermarks.com/html/l0100.html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2012春拍】2012佳士得重要银器拍卖会之三:美国器物
作者:kmzs 日期:2012-05-18
第三部分:美国器物
居然没换拍卖师,哥们儿你要撑到底么,从160号继续。
美国部分主要挑大公司的精品介绍,其他的带过。
161的盘子、162的烛台都是Tiffany的竹子系列。163是Goharm的后现代茶具三件套加托盘。
164号,Goharm的城堡调味料缸,262克,价格:$2,750。
168到170是嵌银铜器,比如170这件。
然后有一些Tiffany的各式东西,比较素,实用但装饰性一般,跳过。
接下来是怪东西时间,177号Tiffany镀金珐琅银碗,碗边有处变形,略有些珐琅磨损,1905年前后,640克,价格……起价五位数,结果看来流拍了~
来个大条的,178号,Goharm制1911年18K金咖啡壶三件套,共重708克,奶缸底脚略有轻微变形,不严重,价格:$52,500。18K金算比千足的便宜些,就按300多人民币/50美元一克算,大概材料金价的1.5倍吧。工比较素,时代也不早,有没有特别的纪念意义,这算正常价。这就是金器本身比较稀少,要是20世纪的银器素成这样,那连银价的1.5倍都卖不到了。话说Tiffany的金器,像金餐盘啥的,这次拍卖会上倒是没有出现。
接下来是两三套Reed & Barton公司的餐具,夹杂了几件别的。
186号是Dominick & Haff公司的三柄大杯子,据说1893,1014克,有几处小凹。价格:$875含费用。俺没看错吧?
187号,总重2.5公斤的Goharm带盖热蔬菜碟一对,$4,000。
188号,Goharm的三件套咖啡壶加托盘一套,19世纪末2公斤多,流拍。
189号,同样Goharm家的,大水罐一个,1900年,1651克,貌似有玻璃件,顶部好像是个斯芬克斯,晕,一个没注意,也流拍。
190号,Tiffany的19世纪晚期5.8公斤大宾治酒碗,流拍。
193号,Kirk的大盘子,一如既往的巴尔地摩风,20世纪初,近1.6公斤,Kirk的小盘小碟经手过一些,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而且还是装菜的餐盘,不是托盘。价格:$1,500。估计来这种拍卖会的人早都对巴尔地摩风审美疲劳了。
Shiebler总算来了,195号花鸟水罐,Shiebler的东西很多其他银器首饰公司都卖,这个还带Theodore B. Starr公司的款(小马驹哦),应该是由后者的店铺销售的,653克,据说1891-1910。最终价格:$5,000。
196号,19世纪末Goharm透光珐琅(Plique-a-jour)勺子仅14厘米却有177克。plique-a-jour的东西不常见,不会便宜的,价格:$1,000。
接下来是个挺漂亮的Tiffany的勺子。
然后在199号,Whiting公司出现了,这次为大家呈现的是一个银+象牙的啤酒杯,雕花细看还是很漂亮的,造型清爽,26.5厘米 ……流拍。
201号,进入最后的高潮了,银嵌其他金属的美式日本风袭来,先是Tiffany的茶具托盘,1880前后,近似1.9公斤,蝴蝶翅膀是金的吧,其他颜色不知是肿么搞出来的。一上来就2万6,一路向上,最终:$68,500。
紧接着又上来同风格同时期Tiffany烛台两对,共重约1.4公斤,传承有序,嵌入的应该是金和纯铜(紫铜)吧。拍了半天没过保留价么……嗯,看来真不是把保留价做底价的啊……
“你们倒多往上加啊!”主持人心道。
这个回总算轮到Goharm上了,做老二难啊,笑。1879年773克日风银碗。价格……呃,好吧,继续流拍……白给你们准备图了,知不知道?!
又回到Tiffany,同时期日风水罐,862克。价格……摊手。
“换你蒂芙尼也卖不出去吧?” Goharm再来,1881年前后日本风三足碗,582克。价格:$3,125。
206是Whiting的勺子剪子之类,勺子也是嵌其他金属的日本风。
207是个漂亮的Tiffany水罐,1268克,没嵌啥东东就没准备图,反倒还真卖出去了,$30,000。
208号,Dominick & Haff的水罐和Goharm的小缸等,都是混合金属日本风器物。1880前后共690克。下面的也都断代1880,好吧。价格:$3,250。
下一个又是Shiebler,是那个像包心菜的碗,另带美国高端银器首饰经销商J. E. Caldwell & Co.的标志,222克。价格:$1,375。
208-209的图:
碰巧我手上有个 Shiebler制J. E. Caldwell & Co.售的器物的款,给大家看看:
接着还是混合金属日本风,Whiting重临,345克小咖啡壶(确定不是浇花的?玩笑)。价格,价格?
“有人加价么?……在座的各位?……网上的各位?……热线后面的各位?……好吧,pass。”
又一个Goharm三足碗,696克。 价格:$4,875。
212是几件Reed & Barton的东东,不愧是一直生存下来的美国名厂,东西也不错。
然后又是Whiting,大碗落个鸟,1031克,19世纪晚期。1000起拍,3000就落槌了,售出价:$3,750(25%手续费,大家懂的)。
213号是Goharm的镀金刻花鸟日本风茶具套装,与前两年拍的那套埃尔金盾的有点儿像,是英国常见的日本风样式。总重2550克,超喜欢!不过貌似朝10刀/一克去了,哎要不起 :( ……果然,价格:$25,000。
然后是一些其他公司的东西,也各具特色。
快要结束了,218号又是Goharm,是个很赞的冰碗。好像是从5000刀开始的……有人出一万六么?…………没有,嗙,一万五落槌。售出价:$18,750
后面2件小东西没出到底价,都流拍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次没有Wallance的东西么……可能我没注意到?
那哥们人也下台了,用不到100个单词扯了3个钟头也够累的……俺更是从下午就开始准备图片直到半夜才全搞点儿,散了散了吧。
(晕,午休结束,后面一场都开始了,不过俺没注册,也不知道拍的是神马……看来这个在线拍卖的程序有个小bug,就是只要我不关闭窗口,后续的同一场地的拍卖视频就能一直继续看下去,不过当然相关信息不会继续滚动出来。)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2012春拍】2012佳士得重要银器拍卖会之二:非美国器物
作者:kmzs 日期:2012-05-18
第二部分:非美国器物
60号,法国石柱廊亭中央饰件,典型新古典主义风格,近六公斤(还有个尖顶,图录上拍照时遗漏了),起拍价貌似是4500,含手续费价格:$8,750,好便宜,不过最高估价确实也只有6000。
62号,1886莫斯科面包篮,518克,不重。这种仿真造型的一直很受欢迎,俄国多见(记得刘老的书里有件类似的),也偶有美国的,3500起拍,价格:$5,250。
接下来的一对大烛台也是俄国的,真假不保的感觉,4235克,价格:$6,250。
69号,传说中的埃尔金盾1860年电复制1640年杯子一对,原件藏于South Kensington博物馆。陈老来看看这个到底神马工艺,肿么复制的?起拍价4200,价格:$7,500。
图录上的工艺说明:
70号,传说中的15世纪德国纽伦堡中古件,262克,起拍似乎只有2600,价格:$10,000。看来大家都很相信佳士得的断代哦。
72号,17世纪荷兰花丝婚盒,132克,价格:$9,375。
73号,中国外销银小茶壶套,931克,壶盖有点儿变形可能,盖不很严,起拍价低好像就1000来块,大家都在不停加价,俺也跟着凑热闹,价格:$5,250。
74号,另一套,1731克,这是九江涂氏的么也不知道,盾型上原来刻的名字可能被磨掉过,起拍是4200吧?……矮油,刚才貌似看到有人出价,肿么貌似流拍了。
79号,重要英国银匠Hunt & Roskell,茶具大套,不过有几件不是这套里的,总重近7公斤,还有的带金匠和银匠公司等的标,4800起拍,价格:$12,500。可能因为是杂凑,部分又是20世纪的,因此价格一般。
86号,重要英国银匠Robert Garrard,1853年逼真人雕塑盐缸一对,889克,内部鎏金有磨损(被盐勺刮的呗),价格:2万刀整。
89号,重要英国“谢菲尔德老镀银(包银)”制品公司Matthew Boulton(就是伯明翰那个达人),1815年前后,包银冰酒器一对,价格:$6,250。
91号,英国超重要银匠Paul Storr,1808年汤锅,4688克,不肿么好看,不上图了,一通狂拍啊,Storr啊,拍啊,价格:$56,250。
94号大肉盘,Paul Storr,6.6公斤,最终$37,500,见这里。
95号,也是Storr,也是1808年,也是汤釜,不过这次是一对,4781克,有小修小焊小问题,貌似还丢了一个本是螺丝拧上族徽,2万5也不2万6开始的,价格:$56,250。
这个应该不算狮鹫。
98号,银+谢菲尔德包银,Storr+Matthew Boulton,带盖的大主菜碟子一对,$20,000。
100号,又是Storr汤釜一对,8677克,1815年,价格直线升啊升啊,价格:。
英国重要银匠Hennell家的:102号餐盘一套,104号调味料组合。
110号,英国重要银匠Barnard家的蜂蜜罐,少见的类型,285克,价格:1万刀整。大家是来猎奇的么?!
115号,1783年英国制中国风茶叶罐,372克,顶上有个螺丝可能是换过的。当时茶叶真真贵,大富大贵才能喝,还都带锁孔的,呵呵,价格:$7,500。
接下来也都是些18世纪的英国器物,够老够稀还有大型的分层饰盘,不过不怎么精美,略过。
133号,英国超超重要银匠Paul De Lamerie,英国银器史上的头牌(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选出的,已被业界一致认可),1738年308克小托方盘,品相完美。貌似一上来就有人出8000啊,价格……矮油,木有结果么,难道没过保留价?
134号,1740年De Lamerie八角托盘,2.4公斤,一足小修。第一个出价的就一万一了,最终价格:$43,750。
继续各种不太知名的老银匠+老英国风……
141号,1733年4公斤狮子元素汤釜,原属奥福德伯爵Walpole家族,传承有序,价格:$200,500。伯爵千岁千岁么,所以6位数?
151号,1702年(哇塞,安妮女王时期了),英国重要银匠Pierre Platel( De Lamerie的师匠,最早的一批英国胡格诺银匠),内外鎏金盖杯一对,一上来就是7万啊!最终价格:$140,500。
155号,1700年狮子大啤酒缸,1.4公斤。又是直接从5位数开始的,价格:$50,000。
接下来有几件17世纪末的英国货,比如,159号,也是非美国部分的最后一件,1683年(查尔斯二世时期)啤酒缸,779克,价格:$6,500。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2012春拍】2012佳士得重要银器拍卖会之一:工艺精品及现代器物
作者:kmzs 日期:2012-05-17
现在是纽约当地时间5月17日早上9点50分了,事先注册并被批准的客户在20分钟前就已经可以登陆到佳士得在线拍卖系统上了。今年的银器类春拍将在10点整开始,本次的主题定名为“Important English, Continental and American Silver”,在下半场集中了一批精品美国银器。
马上要开始了,今天估计至少要2名拍卖师。第一个拍卖师上来了。
第一部分 工艺精品及现代器物
开始了,顺序如常,先从珐琅和嵌宝的金盒子开始(大体和去年故宫盗窃案的被盗品属于同一类东西),这次标的1~13是这一类。本次参拍的有一些十八世纪的英法制品,相当重要。不过大部分银器藏家不太关注,这些东西除了金银器藏家外,还有自己的固定收藏群体。
1号2号是两个舞卡盒吧。【注意:拍卖会刚结束,这些链接会暂时失效,待佳士得的工作人员重新核对整理后会再次生效。】
10号的鼻烟盒落槌价4.5万美元,其他的也大多不差。
接下来是现代银器部分,一般主要是意大利的布契拉提(中文网站:www.buccellati.com.cn)和丹麦的乔治杰生(中文网站:www.georgjensen.com.cn),另外还有些产量较少但由于很有特色而较有名的公司,比如挪威的David Andersen(貌似已经关门了)等,这次也不例外。
布契拉提的绒毛银小动物是其特色之一,一般在10来美元一克,eBay上和各种小拍卖会上也很常见。由于都不重,所以很多都是几样组成一个标的物。
【从这儿往后翻看】
22号布契拉提银+宝石水果一组,挺有意思,价格:$10,625。
天,这是神马,23号,意大利摆件,13公斤,1980年前后的新货,详见这里,落槌价2.5万,加手续费价格:3万,要是没填充物的话不算贵啊。
标的29是个布契拉提典型的海马中央大饰碗,3.9公斤,起价太高,n万刀,流拍了。
现代到36号标了,布契拉提的2个800银雕塑,总重2.24公斤,价格6千刀,还好。
接下来是几件墨西哥、法国和乔治杰生的现当代器物,基本都是Art Deco和简约主义的,pass。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