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中国制的翻书杖以全牙雕、竹雕、漆雕为主,偶有银制,也是通体全银制成,长度从十几厘米到二十几厘米不等,类似下面最后一图中的小件(这不是书签,下次给大家看外销的中银书签)。反而是西方最常见的银柄象牙刃类型在中国外销银中难得一见。

 

最近两三年间,在ebay上,俺每周要把pageturner和letter opener类的东西扫三四次,rubylane和liveauctioneers上的也隔些时间就去搜搜看,甚至有时儿还在Google上搜"silver pageturner"然后将所有搜索结果都过一遍。在去年年初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还真遇到了一支!血拼拿下!!

 

 

 

·尺寸:全长31.6厘米。

·重量:98.9克

·材质:柄为银制;刃由象牙制成

·标记:手柄底部边缘有双排“WANG HING”(宏兴)款,晚清,估计1880~1910。 

 

·出品:香港宏兴公司,晚清至民国时期主要中国外销银器出口商之一。

·图案:柄面有针尖大小的细密凹坑构成的珍珠底,底上一面为竹,另一面为梅树,底部有怪石杂草,构图完整。

·多图: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Tags: 翻书杖 银器 象牙 中国外销银 CES 器物展拍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5801

(一)再复习一下英格兰鉴定所发展简况

在英格兰,最主要的当然是位于首都伦敦的尊贵金匠公会下属的伦敦鉴定所。还有一些在封建时代建立起来的老城镇获得了特许状,其中的工商业者能获得自由人身份从而免除许多封建义务。在这些“外省”城镇中也有金银匠活动。切斯特(15世纪初)、艾克赛特(16世纪中期)、约克(16世纪中期)、诺里奇(17世纪初)、纽卡斯尔(17世纪中期)先后获得了相应的许可,他们依此成立了自己的行会和鉴定所,纳入了官方鉴定系统。这个好处想来有二,一则是打有标的器物能被政府认可,缴纳一定的铸币税,器物可以直接由皇家铸币局回收,兑换成法定银制通货;二则是制品看上去正规,容易销售或转让。

但也有不少小城镇没能得到建立官方鉴定所的许可证,比如布里斯托尔、普利茅斯等,其中一些银匠不但会打作者标,还会打个城镇标记——这最初应该是为了与其他地方作者标类同的制品相区别,并不是鉴定标记。 

其中艾克赛特、纽卡斯尔、约克等地鉴定所大多由于最后一个登记注册的银匠退休或迁出,而在19世纪悄无声息地消亡了。切斯特则在19世纪发展成为了一个商业中心,与根据议会法案于1773年成立鉴定所的伯明翰、谢菲尔德两个工业城市一样一度成为了伦敦之外的银匠集中地,其鉴定所维持到1962年8月24日才正式关闭,是根据特许状建立的鉴定所中存在得最久的。


(二)来看一根翻书杖:1780年,英国纽卡斯尔,玛瑙柄银刃,长34.2 cm

其实这货是不是翻书杖咱也不太确定,在liveauctioneers.com等网站见过一些18世纪制成的被卖家成为翻书杖的东西,与这个大体类似——酷似烤肉钎子,但要宽些,最主要的是顶端没尖,非平既圆,没有杀伤力。从长度等许多地方看也符合翻书杖的特点,不过这些东西刃部为银制或全为银制,与1880年以后主流翻书杖以象牙、玳瑁的轻质材料为主不同。


·类型:矿物柄银刃

·尺寸:全长34.2厘米。

·重量:243克

·材质:刃为925银,柄由天然玛瑙雕琢而成,底部可见少量蛋白石包裹体。

·标记:代表925银的英格兰狮徽,带皇冠的豹子头标志,代表纽卡斯尔鉴定所的三个城堡标记,表明检验年代为1780年左右的印刷体字母O,无税标(英国从1784年才开始向金银制品征税),制作者标记IL IR。可能是因为刃表面中间高两边低,部分标记没有打得很完整。

·制作者:John Langlands I & John Robertson I,最常见的纽卡斯尔银匠之一,也是少数同时在伦敦鉴定所登记的纽卡斯尔银匠。John Langlands I于1753年在纽卡斯尔鉴定所注册,1754年至1757年间与John Goodrick合伙经营,后者于1757年去世,此后John Langlands I独立经营了一段时间。与John Robertson I的合伙是从1778年开始的,1793年Langlands去世,其妻子遂继承其在工坊中的权益,与John Robertson的合作最终止于1795年。Robertson也是纽卡斯尔本地银匠,与Langlands家的合作结束后,曾在1795年到1796年间与另一银匠David Darling 合作,后独立经营直到1801年去世,工坊可能由其妻Ann Robertson接手,其子John Robertson II在1799年成为Thomas Watson的学徒,1811年起与John Walton合伙经营。

·多图:

 

(三)为何外省鉴定所也要打伦敦豹子头标? 

可以看到除了代表纽卡斯尔的三个城堡标志外,这件东西还打有一个带皇冠的豹子头标——即模拟当时伦敦鉴定所的标志。为啥要打这个标?其实我很早就知道这个答案就是没机会说,哈哈哈。这个标有啥意义?其实我很早就知道这个标就是没啥意义,哈哈哈。 

这事儿说来很简单……其实吧,那个啥,就是……就是……英格兰议会的老爷在制定1719议会相关法案时,把一贯低调的外省鉴定所们给忘了…… …… 

以至于在法案中竟然写这么一句:(对于所有经化验纯度达标的器物)shall be marked with the workman's mark..., and with the the figure of the Lion Passant, and the figure of a Leopard's Head(必须打上工匠标记……,以及脸朝正面向右行走的狮子图案和豹子头图案)。

 

该法案从1720年6月1日开始实行(重复一遍,当时的鉴定所在6月开始换年份标记),其结果是,艾克赛特、纽卡斯尔、切斯特、约克四家从这年起非常淡定地把毫无意义的豹子头标加进来了,艾克赛特后来玩儿得无聊了,在1777年去除了这个标。1773年才成立的伯明翰和谢菲尔德鉴定所则直接无视此条法令中的无理要求。 

脑袋大,身子小的文章至此结束…… 

(完……THE END)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Tags: 翻书杖 银器 鉴定所 法学 英国 银标 银器知识 器物展拍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4847

·尺寸:全长24.2厘米

 

·重量:37.19克

 

·材质:柄为875银,刃由象牙制成。

 

·标记:手柄临近刃部有一不完整标记84(表示875银)。另有一俄文标记,看似ГП,应该是银匠标。由于掐丝繁密,两标记打于掐丝之上,第一个标仅见部分84字样和部分圆弧,从字体和圆弧形状看可能是一个第二期Kokoshnik银标系统(1908~1926)的鉴定标记的右下部分。40倍放大镜下的银标图:

·风格:掐丝镀金珐琅,一种典型俄国银器工艺,这种工艺与我国的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一样最初源自中东地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此器物表面使用比头发丝略粗的银丝拧成麻花状后手工掐焊于手柄表面及侧边缘,然后在各处逐一填入白、红、浅蓝、蓝绿、绿、深蓝、紫等七色釉彩烧制并镀金而成。

·多图: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Tags: 翻书杖 银器 珐琅 俄国 象牙 器物展拍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4525

嵌银币的银器较多见,嵌金币的却很少。印象中除了这柄翻书杖以外,就只见过一个镶了枚金几尼的银茶壶。而有这么多金币的器物,更是难得,在去年初发现它的时候就立即买下了。

 

索维林金币由22K金制成,理论重量近7.99克一枚,三枚加起来略差一点儿不到24克。近24克的22K金约等于22克纯黄金,乃称“很黄”,器型如剑,勉强算作“很暴力”。

三枚金币的年份各自相隔25载,由此可以肯定是为纪念什么事情的五十周年而定做的,没有铭文进一步说明定制的事由,这种情况十有八九金婚纪念物。

另外还私藏有一支嵌大铜币的翻书杖,与之形似,以后再贴。这支的参数如下:

·尺寸:全长31.7厘米。

·重量:195克

·材质:925银,22K金。

·艺术风格:可以算Art & Crafts吧。

·标记:代表925银的英格兰狮徽,代表伦敦的豹子头,代表检验年代为1904年的小写字母i,以及制作者标志“AB&Sn.”。

·制作者:Andrew Barrett & Sons。Andrew Barrett最早是做刷子、木梳之类起家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到1875年左右变成了Andrew Barrett & Sons工坊。在伦敦鉴定所的注册日期为1892年。20世纪20年代,他们生产销售包括银器、珠宝、皮革制品、箱包、伞、手杖在内的多种制品,随后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Andrew Barrett & Sons Ltd.,一直运营到70年代中期。

 

·关于三枚索维林金币:

索维林(Sovereign)是英国历史上的法定货币,每枚等值1英镑。1816年英国进入金本位时代起开始铸造,由皇家铸币局在英国伦敦造币厂及各殖民地的造币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悉尼、珀斯、加拿大、南非,印度孟买也造过一次)分别铸造,总量巨大。直至今日伦敦造币厂仍每年铸造,供收藏投资之用。根据当时的法案,索维林纯度22K,每枚需含纯金0.2354盎司(7.322克),因此每枚理论上重7.987克。此件器物所嵌三枚金币分别为:

1)1854年,伦敦造,币型,总铸造量3589611枚,一面图案为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第一版(青年版),另一面为盾徽(代表英格兰的走狮——“豹”、代表苏格兰的立狮、代表爱尔兰的弹竖琴的女神),年份在女王一面。根据肖像右下设计者签名“ww”是阴文还是阳文分亦可为两个版别,这枚是阴文版。

2)1879年,墨尔本造,币型,共铸4126607枚,其中墨尔本厂造2740594枚。一面为维多利亚头像青年版,另一面为圣乔治屠龙,年份标在圣乔治一面。

3)1904年,伦敦造,章型,共铸造超过2千万枚,一面为爱德华七世头像,另一面为圣乔治屠龙,年份也在此面上。

话说还是上家的图拍得好啊,灯光打的到位,“盗用”两张: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Tags: 银器 索维林 金银币 翻书杖 英国 很黄 很暴力 器物展拍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4803

查理·狄更斯同事及好友Henry Morley教授的纯银“大砍刀”,带原包装盒:


·类型:全银军刀型,可视为翻书杖,军刀造型的翻书杖较少。我还见过几只玳瑁刃的,不敢买,买了根风车木刃的,以后一起贴出来。 

·尺寸:全长38.1厘米。 

·重量:198克  

·材质:925银 

·标记及铭文: 

1)包装盒正面有哥特体字母H.M,为所有者(即受赠人)Henry Morley的姓名缩写。 



2)盒内绒布上有烫金文字“Watherston & Son, 12 Pall Mall East, London”,是提供定制和包装服务的零售商的名称与地址。 



3)器物的刃部有鉴定所标记:英格兰狮子徽(英格兰925纯银)、豹子头(伦敦鉴定所),大写字母O(1889年)、维多利亚头像(纳税标记)。还有作者标记“WJ PD”。 

4)刃部刻有5行文字“To Professor Henry Morley, from a grateful audience at Highfield, July 1889”(致亨利·莫雷教授,住在Highfield的心怀感激的听众增,1889年7月),其中第一行的“To”和最后一行的“July 1889”为装饰线体,中间三行为哥特体。手柄一面有一处用于刻族徽的留空,当然没必要再用,也就空着了。


·制作者:Jackson & Deere,即William Henry Jackson与Peter Henderson Deere两人合伙开办的银匠铺,1887年5月6日注册于伦敦鉴定所。其前身为1877年左右成立的银匠铺Jackson & Chase,1883年6月9日拆伙Chase离开,Jackson继续,但未立即更名。1887年与Deere合伙,1895年3月16日拆伙Deere离开,Jackson再次单干。1905年左右更名为W.H Jackson & Son,1910年左右停业。Jackson与Deere合伙期间的店址在:68 Moreland Street, Goswell Road, EC。  

·受赠人:亨利·福斯特·莫雷(1822~1894),19世纪英国作家、文学教授,早年还从事过药剂师、记者等职业。他先后就读于德国Moravian学校和伦敦皇家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www.kcl.ac.uk)。曾为泰晤士报下属的杂志写作,是英国文学巨匠查理·狄更斯的好友,并在1851~1859年间供职于狄更斯的文学杂志Household Words。1865~1889年期间担任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www.ucl.ac.uk)英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是历史上最早期的文学教授。他曾编写多部文学书籍,有些至今仍然流行。他一生共编撰图书300余种。此物赠送日期为1889年7月,应该是他即将退休时收赠的。 

·品相:完好,几乎没有使用痕迹,原盒亦完好。 

·完整图: 







*背景图为狄更斯之女对文学巨擘查理·狄更斯的回忆录,刊登在《妇女家庭杂志》(Ladies' Home Journal18933月号上。 

西洋古董银器收藏鉴赏系列 

Tags: 文学 历史 文化 传媒 银器 很文艺 很暴力 器物展拍

分类:银与文化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