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博避暑遇到的中国金银器等
作者:kmzs 日期:2012-06-30
那天帝都最高温度39度啊,哥觉得在到京以来一直没有运动开,因此在马路上乱晃,后来晃啊晃,太热了就晃进首博(注意,简称CM——Capital Museum,而不是SB,哈哈哈 )了。
























































































这是政治的本质么?
作者:kmzs 日期:2012-06-24
很显然,没人会想要独占所有资源让其他人通通饿死。毕竟人需要的是财富(金钱是其表征,商品和服务是其实质)而不是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因此人必须依赖于他人的存在——即他人的劳动。(其次一点,由于个体岁寿有限,不得不需要一定数量来保持种群的永续发展。)
既然必须与他人共存,共享有限而稀缺的资源,那么就需要一种机制来决定哪些人是可以与之共占资源的(自己人),哪些人是应该从地球上消失以让出资源的(敌人),哪些人是可以一同分享成果的(公民),哪些人是用来压榨奴役以创造出成果的(臣民)。这种区分敌我主仆并区别对待的活动即是“政治”。而区分敌我的方法无需运用理性、绞尽脑汁地去寻找,可以直接发端于人之天性,敌我的天然分界点乃是:小到家族乡里为血缘,大到民族国家为文化。
与我等的文化不同,便是异类异族异己,是我变强时用来欺凌的对象。而且一旦涉及关乎我自身发展与命运的重要资源(在农牧民为土地草场,在工商民为能源原料),异己之辈自然被作为驱逐、剥削、奴役,甚至“最终解决”的目标,此或政治之本质及主要功用。文化差异不似会有消失之日,因此必将长期作为国家间,甚至一国之内不同族群间区分敌我的一根重要标杆。人类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互动与张力即来源于此矣!
黑心商人
作者:kmzs 日期:2012-06-23
虽然还无法准确揭示出深植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最底部的根本原因,但可以说黑心商人、富人在慈善上的缺位以及对奢侈品的攀比型非理性消费的爆发性增长,等等,其内在动因是一致的。
钱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对有些人来讲赚进大量的钱表示着有大量的人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买单,这是对他们的创意与劳作、智慧与胆略、心血与汗水的直接肯定。因此对他们来说,钞票的数额是其成功与否和成就大小的衡量尺度与表征手段之一(另外还有市场占有率等其他量化指标)。这些人内心深处主要追求的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引致并满足人们的需求所带来的成就感,敛财并非其唯一目的,所赚的钱的数量只是其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只是一个伴随性的结果,或次要的表面化的目标。这种人大多不会以某种恶劣手段来坑害蒙骗消费者——这与其所追求的社会价值背道而驰,这种人大多会将其过多的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公益福利事业,或对艺术文化的扶持上。
而在当前时代,中国的富商豪贾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些理念层次不高的暴发户,其中不少人赚钱的目标是仅仅是为满足物欲,另一些人则甚至根本没有目标,也根本不懂得想这种事儿,搞不好只是在为了多赚钱而多赚钱。因此对上勾搭官僚政客,对下偷工减料荼毒客户,对内压榨员工还常常无视生产安全标准,对外乱排乱放污染环境并设法侵占公共资源,总之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视万民作粪土,以众生为刍狗。这种连消费者带员工带周边邻人一起坑进之恶棍,希望让他们掏钱做慈善,实乃痴人说梦。
一个地区内的工商企业主阶层的理念和追求,决定了在生产活动中的丑恶行径只是一个特例,还是其实是整个行业的黑色潜规则。这种理念和追求反应了他们对自身的定位——显然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这种定位不会是自发的和与生俱来的,主导因素即是其所在地区和其所处环境的文化与风气。而从宏观角度看,这与该地区的富裕程度有着看似间接却又异常紧密的关系,使其成为达到特定发展阶段时不得不经历的阵痛,先发国家先来,后发国家后遇。如何能尽快走出这段污浊的时期,我不知道应该寄希望于法制还是应该寄希望于青年一代……